眼科醫生 湯文傑

封面圖_眼睛紅痛_隱疾_風濕關節炎_眼發炎

【眼睛發炎】眼睛紅痛或反映身體有隱疾 醫生:8成類風濕關節炎病人眼發炎

很多醫生會用眼睛作為觀察身體疾病的窗口,尤其是長期病患,究竟哪些疾病會影響眼睛呢?

影響眼睛的疾病

眼痛、眼紅、眼發炎等情況,一般長者都可能感受過,但如果情況持續,我們會擔心身體上有其他隱疾,其中一種是自身免疫系統疾病,會引發身體各種炎症。眼睛也是其中一個受影響器官,如不去正視或處理,會令眼睛視力持續下降,甚至有致盲風險。

免疫系統疾病的病徵和治療

免疫系統疾病發生在不同年紀的人身上,最常見有類風濕關節炎、乾燥症、強直性脊椎炎或紅斑狼瘡。以類風濕關節炎為例,患者有機會腰骨痛、髖關節痛或因發炎徵狀,以致起來時背部有痠、梗的感覺。因發炎關係,會出現鈣化情況。關節與關節之間會結合,以致早上起來或想彎腰伸手觸摸腳趾,都存在困難,長久會影響關節活動。一線治療是全身性治療,一般由類風濕專科醫生處方口服消炎藥物。

一線治療中一般是使用類固醇,但如我們使用大劑量的類固醇,或持續性的治療,一般會轉為二線藥物,去減少類固醇引起的副作用。當中由生物製劑和免疫力抑制劑作為二線藥物去控制長久的治療。

研究顯示,八成病人一輩子起碼有一次眼睛發炎的機會,虹膜炎是其中一種炎症,它會釋放出細胞,導致視力下降,而這些細胞,會跟眼球中的蛋白質結合,積聚在前房角,導致前房角水未能流走,令眼壓遞升,損害神經線和形成青光眼。

要醫治的話,一般會透過抽血去找炎症因子和照X光,如照肺部X光或腰骨X光,看是否有肺或腰骨問題。如有,一般會用藥水控制炎症(一種消炎的類固醇眼藥水)。另外看是否有副作用、併發症,用青光眼藥水控制眼壓,所以眼科醫生和類風濕專科醫生,會共同照顧和醫治病人。

藥水

藥水有不同類型,有些藥水是普通的滋潤藥水,對病情沒有幫助,有時更會延誤醫治,又有些藥水有收縮血管的作用,但它不是在控制炎症,所以有機會誤以為眼睛情況持續改善;最後,如治療劑量不足,或用藥時間不足,就會延誤醫治,令眼睛出現不可逆轉的問題。

新冠肺炎

結膜炎伴隨著呼吸道感染,如流感或病毒感冒,其實那也是新冠肺炎的其中一種徵狀。結膜炎最常見的徵狀是眼球角結膜充血,或有發紅、發炎的情況。研究顯示,30名新冠患者在入院期間做了一個檢查,發現其中一名有結膜炎的徵狀,所以是有密切關係的。

要預防新冠肺炎,首先,我們要勤洗手,用清水和梘液至少清洗20秒,另外我們需要保持適當1.5米的社交距離,更需要保持空氣流通,才能在新冠肺炎中保護好自己。

資料來源:Topic

【眼睛發炎】眼睛紅痛或反映身體有隱疾 醫生:8成類風濕關節炎病人眼發炎 Read More »

封面圖_預防方法_乾眼症

如何預防乾眼症?

日常生活中有很多行為都可能會引發乾眼症,我們應該盡量避免進行,以及讓眼睛有一個舒適的生活環境。究竟有哪些方法可預防乾眼症呢?

1. 避免眼球受刺激
吹冷氣或使用電風扇時,應讓出風口遠離眼部,不宜直吹眼睛。

2. 適當休息
無論是使用電子產品、工作或讀書時,謹記20/20/20護眼法則,多提示自己眨眼,每隔20分鐘眨眼20秒,將視線看向20英呎(約6公尺)遠景,減少近距離及長時間固定使用眼睛,可長久保持眼睛健康。

 

圖示_小女孩_讀書

3. 減少配戴隱形眼鏡時間
由於乾眼症患者的淚液較少,戴隱形眼鏡可能會刮傷角膜,傷害眼睛健康,應盡量減少配戴隱形眼鏡,建議少於8小時。

 

圖示_戴隱形眼_眼睛健康

4. 戒掉不良習慣
不宜熬夜,讓眼睛得到充分休息。另外應避免吸煙或接觸二手煙,由煙霧會刺激眼睛,因此亦是造成淚水過度蒸發的原因。

 

5. 飲食習慣
適量補充含Omega-3 或維他命A的食物,例如選擇三文魚、核桃等富含 Omega-3 的食物;另外,紅蘿蔔、菠菜等則含有豐富維他命A。

如何預防乾眼症? Read More »

封面圖_兒童近視_控制方面_注意

兒童近視控制小貼士

兒童近視控制有哪些方面需要注意?精明護眼小貼士您要知

現時小朋友經常使用電腦上課,即使不用上課,亦依然會經常看手機、平板電腦,出現「機不離手」的情況,因此好多兒童好容易從小患上近視。一項調查曾指出愈半數4至12歲患近視兒童在疫情期間以電子學習授課,導致近視度數加深,好大可能會造成深度近視,未來或會出現更嚴重的眼疾問題。因此作為家長,應及早教導子女保護眼睛,做好兒童近視控制,要避免近視加深,以下有九項小貼士跟大家分享,在使用智能手提電話、電腦、上網或閱讀時記得要注意以下事項:

每20分鐘,讓眼睛休息一會兒

閱讀時保持充足光源

保持視距最少30厘米

將熒幕光線調至舒適

在床上/坐車時勿看

增加日常戶外運動的時間

每天早睡早起

多進食含豐富維生素A的食物
例如紅蘿蔔

及早和定期接受全面眼科檢查

兒童近視控制小貼士 Read More »

封面圖_兒童近視的成因_近視症狀

兒童近視的成因及症狀

兒童近視的成因

香港是全球患近視比率最高的地方之一,大約有接近18%的兒童在6歲時已患有近視!究竟是甚麼成因造成兒童近視呢?

近視(Myopia)是由於眼軸過長,在眼睛調節放鬆望遠的狀態下,平行光線經眼球屈光系統後聚焦在視網膜之前,造成看遠的景物模糊不清,看近的景物則比較清楚。

近視可以是先天遺傳,但後天環境因素亦是導致近視的主要成因,例如:

  • 長時間於太近的閱讀距離
  • 電子產品光線太亮及環境太黑
  • 經常看電子屏幕
  • 缺乏接觸陽光及戶外活動時間

兒童近視的症狀

點樣發現小朋友患上近視?
家長需要經常留意小朋友有沒有出現以下行為:

  • 訴說自己有頭痛
  • 訴說自己看東西不清(或有重影)
  • 經常眨眼、揉眼睛
  • 眼睛經常泛紅
  • 專注看電子屏幕或看書時,要瞇眼或把頭側起才能看清
  • 看電子屏幕或看書時,會遮住自己其中一隻眼 
  • 閱讀時經常會漏看一些單詞

如果家長發現小朋友經常出現以上行為,好大機會患有近視,建議家長盡快帶子女驗眼,向眼科醫生諮詢專業意見。

及早控制兒童近視
可預防加深近視的風險

兒童近視 不可忽視!

小朋友經常看電子屏幕,患上近視的機會大大增加。如果家長發現子女患有近近,建議向專業眼科醫生諮詢,採取適合的矯視治療。現時有一項「兒童AI近視控制計劃」,此計劃可以預測小朋友三年後的近視變化,從而可為小朋友提供個人化近視矯視治療方案。

若不採取矯視治療的話,很大機會令近視度數加深,眼軸增長會導致視網膜越來越薄,同時增加患上各種眼科疾病的風險,例如造成視網膜剝離黃斑點病變青光眼白內障等,這些併發症都會影響視力,嚴重者甚至失明,喪失視力,因此建議盡早控制兒童近視,矯正要及時!

及早帶小朋友驗眼,可有效避免或延緩出現近視加深的情況,減低將來變成深度近視的機會及風險。

各位家長記得提醒小朋友,由改善日常生活習慣開始,從小好好保護眼睛!

兒童近視的成因及症狀 Read More »

封面圖_新冠病毒病徵_紅眼症_湯文傑眼科醫生

紅眼症也是新冠病毒病徵嗎?

紅眼症也是新冠病毒病徵?

新冠疫情當道,大家多聚焦防疫、感染徵狀及復康治療等方面,較少關注染疫與視力風險的關係。原來紅眼症也是新冠肺炎病毒的早期徵兆,而人們擔心飛沫會否因落入眼睛而受感染、戴眼鏡對防疫有無作用等等疑團,以下由眼科醫生逐一解答。

輕症的新冠肺炎患者,常見症狀包括流鼻水、頭痛、疲勞、喉嚨不適、咳嗽、甚至出現肌肉痛、嘔吐、腹瀉等症狀,有指紅眼症(醫學名稱結膜炎)也是新冠肺炎病毒的早期徵兆,孰真孰假?眼科專科醫生湯文傑解說:「紅眼症或結膜炎伴有上呼吸道感染(感冒、流感等),也可能是新冠肺炎病毒感染的迹象。結膜炎普遍的症狀為眼睛結膜充血或發紅、發炎的症狀,一項發表於 《醫學病毒學雜誌》 的研究,對30名因新冠肺炎病毒入院的患者進行研究,其中一名患者診斷出結膜炎。」

紅眼症可引起不同眼疾

根據上述研究,患者出現結膜炎的機率雖然較低,但除結膜炎外,據報道新冠肺炎病毒與其他眼部問題有關,包括鞏膜外層炎、葡萄膜炎、淚腺炎症、視網膜和視神經發炎,雖然同樣屬很少見,但其中一些問題有機會導致視力喪失。

巿民日常外出戴上口罩,但最擔心新冠肺炎病毒飛沫會落入眼睛,造成感染,湯醫生表示,眼部傳播尚未得確實研究引證,然而分布在包括呼吸道在內的許多體腔和器官的黏膜,通常最容易感染新型冠狀病毒和病毒。「眼睛的表面和內眼瞼也被稱為結膜的黏膜裡,因此如果受感染的飛沫落入眼睛,有可能容易受到感染。」已發表的報告表明,嚴重急性呼吸道症候群冠狀病毒2型(SARS-CoV-2 )可能通過氣溶膠與結膜接觸傳播。

護目鏡防護勝一籌

以為眼鏡和太陽眼鏡能作擋隔,原來只是「一場誤會」,湯醫生說:「眼鏡和太陽眼鏡均無法完全阻擋朝你的方向噴灑的呼吸道飛沫,反而有保護側面和眼睛周圍的護目鏡,可提供更好的防護。」事實上,新冠肺炎病毒的傳播方式仍被認為主要是通過人與人之間的呼吸道飛沫傳播,但該病毒也可以在表面上存活數天。因此,觸摸受感染的表面,然後在不洗手的情況下觸摸眼睛、鼻子或嘴巴可能會導致感染,但這種風險通常被認為很低。

那麼用水或非處方滴眼液清潔眼睛,可以減少感染的機會嗎?他指眼睛表面有其自身的保護機制,包括抗菌蛋白和自然潤滑,因此日常清潔或用水沖洗眼睛是不必要的,實際上可能會沖走眼表面的一些天然保護屏障,從而增加感染風險。如果眼睛出現發炎或發紅,使用非處方人工淚液可能有助於緩解症狀,惟若症狀持續,應盡早向眼科醫生求醫。

戴除隱形眼鏡保持衞生

不止聽過近視一族說過,擔心經常佩戴及除下隱形眼鏡,增加感染新冠肺炎病毒的風險,湯醫生派定心丸,在適當的衞生條件下,沒有證據表明佩戴隱形眼鏡會令感染新冠風險上升。「然而,隱形眼鏡佩戴者比普通人更頻繁地觸摸眼睛,美國眼科學會 (The American Academy of Ophthalmology)建議隱形眼鏡佩戴者暫時改為佩戴眼鏡,以減少感染新冠肺炎病毒的風險。此外,眼鏡可以某程度上減少因佩戴隱形眼鏡而引起的刺激風險,並充當屏障,令人觸摸眼睛之前停下來。 雖然不是最好的保護,但眼鏡也可以作為呼吸道飛沫的部分防護罩。」

盡管如此,美國眼科學會表示,只要佩戴隱形眼鏡戴時平日護理得宜,確保衞生並勤洗手便可。如眼睛出現發紅,需停止繼續戴隱形眼鏡並求醫。

5大防新冠感染法

要減少新冠肺炎病毒埋身,湯醫生有以下建議:

  1. 經常清潔雙手
    -用梘液和清水清洗雙手至少20秒。
    -盡量避免觸碰眼睛、鼻子和嘴巴 。

  2. 減少接觸
    -保持社交距離,請使用兩臂的長度(約 6 呎)作為指導距離。
    -盡量避免進入空氣流通差的室內或區域。
    -如果生病,除非需要接受醫療護理,否則請留在家中。

  3. 遮蓋咳嗽和噴嚏
    -咳嗽或打噴嚏時,請使用紙巾遮蓋口鼻。
    -咳嗽或打噴嚏後,立即用梘液和水清洗雙手至少20秒。
    -公共場合佩戴口罩以遮蓋口鼻。

  4. 清潔並消毒物體表面
    -目前證據指出,新型冠狀病毒可於各種材質的表面存活數小時甚至數日。在居家和社區環境中,清潔可見的髒污表面再進行消毒,是預防 新冠肺炎病毒和其他病毒性呼吸道疾病的最佳方式。

  5. 接種新冠疫苗
    -接種疫苗已被證明可以顯著降低感染新冠肺炎病毒的風險,並減輕症狀的嚴重程度。

紅眼症也是新冠病毒病徵嗎? Read More »

白內障手術

白內障手術「個人化」

白內障手術個人化的好處

眼睛就像指紋,每個人的兩隻眼睛都不一樣,因此當患上白內障,每隻眼睛的情況也不會完全相同。許多醫生曾嘗試找到一種適用於每種臨床情況的特殊人工晶體,以治療所有白內障患者,然而,並沒有一種人工晶體適合所有患者,白內障手術必須「個人化」。

簡單來說醫生會根據患者的需要和光學像差曲線,分別制訂適當人工晶體。

考慮的因素包括:
患者的年齡、生活方式、對視力的期望、屈光手術後狀態、角膜地形圖、斷層掃描、像差、眼球表面健康、瞳孔大小和黃斑健康等。

 現時的新技術,可以準確地評估以上因素,從而使醫生可以針對你的眼睛情況制訂白內障手術以期手術後獲得最佳視覺。

除了評估的技術方面,醫生還建議通過視覺需求決定白內障手術細節:嗜好、是否選擇佩戴老花眼鏡、近距離工作量、是否需要夜間駕駛等。

白內障手術後的最佳視力,取決於術前準確的評估和測量,手術技術以及對植入人工晶體的仔細選擇。

根據個人眼睛情況制訂程序,還可以幫助更好地矯正散光和/或老花眼。散光是指光線聚焦不同,並且會令遠距離和近距離視覺模糊;老花眼是隨著年齡的增長,近距離視力的喪失。

 所以,現在白內障患者不再局限於簡單地用植入人工晶體代替其渾濁的白內障,而是通過個人化的手術制訂,幫助患者在白內障手術後獲得高清視力。

白內障手術「個人化」 Read More »

白內障_晶狀體功能障礙綜合症

白內障年輕化 晶狀體功能障礙綜合症

白內障年輕化 晶狀體功能障礙綜合症: 現時科技發達 ,都市人每天離不開手機 、電腦 ,看屏幕時間長了 ,不但雙眼疲累 ,還十分傷眼 。與此同時 ,白內障有年輕化趨勢。

曾有中年患者 ,他發現近視持續增加 ,看東西有重影 。經過仔細檢查 ,發現有晶狀體功能障礙綜合症 ( Dysfunctional Lens Syndrome: DLS)。

晶狀體功能障礙綜合症 (Dysfunctional Lens Syndrome: DLS) 是一種普遍存在的疾病,長期以來一直被忽視。這種疾病 通常發生在年輕時,雖然白內障還不成熟,由於患者描述的是白內障症狀,因此出現了該綜合症的特徵。

用外行的話來說,DLS 可以被認為是白內障前期,晶狀體開始變硬,失去聚焦能力和近距離視力,對比度和夜視力下降。眼科醫生通過先進的診斷來顯示白內障密度,光線通過晶狀體折射狀況,或裂隙燈照片,幫助我們理解這種先兆性狀態與患者視力下降相關的特徵性。

早期白內障患者徵狀不明顯,常見的包括:雙眼容易疲倦畏光 、有眩光問題 、看東西有重影 、屈光度數經常改變。傳統想法認為白內障要「熟」才可以做手術,但事實是剛好相反,過熟的白內障只會令病情惡化 ,令患者錯過最佳的治療時機。如果日常生活、工作受到視力影響,便可進行手術了。隨著先進的診斷方法,先進技術,多功能人工晶體的選擇和激光白內障手術的出現,晶狀體功能障礙綜合症更容易被識別和處理。

白內障年輕化 晶狀體功能障礙綜合症 Read More »

白內障

什麼人最易有白內障?

什麼人最易有 白內障?

白內障 是指眼球的晶體變得混濁,以致影響視力,過往多數出現於60歲或以上人士身上,但近年開始,愈來愈多相對較年輕的人士因白內障 求醫,他們一般介乎40-50歲,普遍患有深近視(即600度近視或以上)

長用類固類或增 白內障

白內障 有不少風險因素:患有糖尿病,或要長期使用類固醇藥物的人,長遠都有較大機會罹患 白內障。曾有一位患濕疹的18歲少年,因視力變得模糊求醫,最後證實患上 白內障 ,要接受人工晶體置換手術。細問病歷,病人全身皮膚受濕疹困擾多年,曾向不同中西醫,甚至坊間神醫求助,更長時間塗用成份不明的藥膏,希望可控制病情,故懷疑當中藥物含有類固醇,導致白內障。故建議病人要在醫生監察下使用類固醇藥膏,如產品來歷或成份不明都要先小心查證。

另外,曾出現虹膜炎、眼睛曾遭受猛烈撞擊、曾接受眼科手術,或患急性青光眼等等都是白內障的誘因

而深近視對 白內障 的影響可能更大。一般估計,近視太深會加劇退化問題而形成白內障。較年輕的 白內障病人,一般是發現近視突然之間加深了200、300度,要經常換眼鏡,試過一兩次後,覺得不尋常,於是找眼科醫生檢查,才發現自己有白內障。也有病人看影像時有重影、怕光等症狀,接受眼科檢查發現患了 白內障 。

切除白內障無需等「熟」

白內障 不但常見,而且是導致視力喪失的主要原因。現時沒有治療 白內障的藥物,病人需通過手術更換人工晶體,才能恢復原有視力。而不少人都以為白內障要「熟啲」才能做手術,這說法其實是誤解,尤其對一些較年輕的病人,若白內障 已大大影響日常生活及工作,尤其看文件、用電腦,甚至外出駕駛等,已經適合做切除白內障的手術

通過一個小的角膜切口,醫生移除混濁的晶狀體,植入人工晶體。如果您患有發展中的 白內障,不必等到成熟才將其移除,通常只需要大約15-20分鐘。在大多數情況下,醫生可以使用局部麻醉,從而加快恢復時間。

 

資料來源: https://metrodaily.hk/posts/6110?fbclid=IwAR1ppXPihZJX-y5LV4o-pzibQ48G90g2G4oItP5wG5wrJOs0qEd_Vs04i-c 

什麼人最易有白內障? Read More »

封面圖_白內障_手術前_須知

白內障手術前須知

白內障手術前須知

進行白內障手術前,患者應該需要準備甚麼呢?以下有5件注意事項:

圖示_男生_冥想

1. 手術前一晚必須充足睡眠及放鬆心情。

圖示_T恤

2. 宜穿著寬鬆衣物,避免穿高領。

圖示_眼睛解剖學_視神經_視網膜_黃斑

3. 開刀前3天可開始使用預防性消炎藥,降低手術後出現黃斑水腫的風險。

圖示_藥物

4. 糖尿病和血壓藥物必須繼續服用。

圖示_建議_醫生

5. 若使用凝血劑,建議在諮詢過心臟科醫生後停藥3至7天。

圖示_醫生_診斷

您也必須知道,
白內障手術是一場個人化的手術。

白內障手術「個人化」

眼睛就像指紋,每個人的兩隻眼睛都不一樣,因此當患上白內障,每隻眼睛的情況也不會完全相同。

許多醫生嘗試找到一種適用於每種臨床情況的特殊人工晶體,以治療所有白內障患者。然而並沒有一種人工晶體適合所有患者,因此白內障手術必須「個人化」。

簡單來說,
醫生會根據患者的需要和光學像差曲線,
分別制訂適當的人工晶體。

考慮的因素包括:

  • 患者的年齡
  • 生活方式
  • 對視力的期望
  • 屈光手術後狀態
  • 角膜地形圖
  • 斷層掃描
  • 像差
  • 眼球表面健康
  • 瞳孔大小
  • 黃斑健康

現時的新技術,可以準確地評估上述因素,從而使醫生可以針對患者的眼睛情況制訂白內障手術,令患者手術後可獲得最佳視覺。

除了評估技術方面,醫生同時建議通過視覺需求而決定合適的人工晶體,例如:

  • 嗜好
  • 是否選擇佩戴老花眼鏡
  • 近距離工作量
  • 是否需要夜間駕駛 等。

白內障手術後的最佳視力,
取決於手術前準確的評估及測量,
手術技術以及對植入人工晶體的仔細選擇。

根據個人的眼睛情況度身制訂程序,甚至可以幫助患者更好地矯正散光和/或老花眼。

散光是指光線聚焦不同,並且會令遠距離和近距離視覺模糊;老花眼則是隨著年齡增長,近距離視力喪失。

故現在白內障患者不再局限於簡單地用植入人工晶體代替其渾濁的白內障,而是通過個人化的白內障手術制訂,幫助患者在白內障手術後獲得高清視力。

也許您也感興趣:

人工晶體該怎麼選擇? 
—教您選擇最適合的人工晶體

適合我的白內障手術
—我們診所提供的白內障手術方案

白內障手術前須知
—手術前該做好什麼準備呢?

白內障手術的過程及新技術
—告訴您FLACS技術如何打造不同的手術過程

常見的白內障誤區
—矯正對白內障認知  

白內障手術前須知 Read More »

圖片_飛秒激光白內障手術_FLACS_好處

FLACS 飛秒激光輔助性白內障手術​

FLACS飛秒激光白內障手術

FLACS飛秒激光在屈光手術領域的應用,帶來了巨大的變革。激光矯正視力例如:LASIKSMILE廣泛應用於屈光手術中。然而,飛秒激光輔助性白內障手術(FLACS),為醫生提供了一種精準度高,以取代傳統白內障手術中可預測性低及技術要求高的步驟。

現行技術

一般白內障手術在局部麻醉下進行,醫生在手術室內使用顯微鏡,利用超聲波乳化技術,將原本混濁的晶狀體取出,再植入適合的人工晶體。

圖示_比較

新技術

FLACS連接到光學成像系統引導激光執行角膜切口,前囊切開和晶狀體破碎步驟,技術為患者帶來了新的選擇,改變與傳統技術相關的要求。

FLACS飛秒激光的好處

FLACS飛秒激光目的是在提高準確性和屈光效果的同時,提供安全性和手術簡便性。白內障手術的許多關鍵步驟,例如:前囊切開和晶狀體移除步驟,涉及角膜切口結構、前囊尺寸、形狀,人工晶體與視軸對應位置等。

  • 精確的角膜切口可提供更好的傷口癒合效果
  • 可預測散光度數和更低的眼內炎風險
  • 減少超聲波乳化時間和能量
  • 減少損害角膜內皮細胞和其他並發症,例如:角膜和黃斑水腫等。
  • 精準前囊切開可有效預測晶狀體位置
  • 大大提高及發揮高階人工晶體對視力的效果
圖片_FLACS技術_白內障
附圖即為FLACS技術

總括而言,FLACS飛秒激光在精確度、可預測性和在困難情況(例如成熟白內障)中的使用方面,與傳統超聲乳化白內障手術技術相比,尤其是在植入高階人工晶體時具有相對的優勢。

想了解更多白內障手術的過程嗎?

也許您也感興趣:

人工晶體該怎麼選擇? 
—教您選擇最適合的人工晶體

適合我的白內障手術
—我們診所提供的白內障手術方案

白內障手術前須知
—手術前該做好什麼準備呢?

白內障手術的過程及新技術
—告訴您FLACS技術如何打造不同的手術過程

常見的白內障誤區
—矯正對白內障認知  

FLACS 飛秒激光輔助性白內障手術​ Read More »

立即查詢